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前瞻服务 >以制度阻断因病致贫返贫

以制度阻断因病致贫返贫

时间:2020-01-06  来源:  作者:

  让所有贫困人口患了常见病慢性病有地方看、看得起,不仅彰显社会的文明程度,更体现医疗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和可及性

  生了大病,没想到报销后自己只花很少的钱;得了慢性病,今年慢病药品门诊也能报销;肾衰竭需要长期血透,经过医疗救助后,钱花得少了,全家有了希望最近,各地医保扶贫政策落地,让更多患大病、慢病、重病的贫困人口不再发愁。

  这一良好局面,源于基本医疗保障对贫困人口医疗需求进行特殊保障和倾斜支持。为避免贫困人口因病致贫返贫,2018年10月我国出台《医疗保障扶贫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专门针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特困人员等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工作提出解决方案。目前,农村贫困人口参保率达到99.8%,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后,农村贫困人口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超过80%。2018年三区三州因病致贫人口较上年减少16.3万人,其他深度贫困地区因病致贫人口较上年减少109.3万人。让所有贫困人口患了常见病慢性病有地方看、看得起,不仅彰显社会的文明程度,更体现医疗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和可及性,使每个人都机会均等地拥有健康权益。

  但实践中,一些地方也出现了过度保障的情况,导致小病大治、赖床不走、争当伪患者的现象,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这与全免包干的地方冲动有关,也与一些医疗机构小病大治、希望病人越治花费越多有关。如何规避医疗机构以此作为骗保手段,如何监控治疗质量确保对症治疗、合理施治,如何控制不合理费用的增长,探索建立区域内医疗卫生资源总量、医疗费用总量与经济发展水平、医保基金支付能力相适应的调控机制等,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总结经验。过度和不足都需要矫正观念,沉下心做好细致核算,以精准的思维做好扶贫工作,才能在费用和需求之间取得完美平衡,实现减贫目标。

  实现精准脱贫需要进行精准识别、精准施策。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一个家庭在扣除基本生活费后,医疗支出超过剩余收入的40%,就属于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据测算,我国的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大体上相当于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水平,超过这个支出水平的人群属于大病人群。在这些人群中,又区分大病患者和长期慢性病患者,他们当中一些人是因为长期缺医少药、饱受困扰导致身体积弱继而带来家庭贫困,还有一些人是因为患先天性疾病长期拖累而导致家庭贫弱,如何对他们进行精准施策以及建立长期慢性病的管理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索。如今有了良好开头,接下来需要更精确地瞄准贫困人口需求,结合个体、家庭、当地实际,建立精准脱贫长效机制,并与健康扶贫相结合,提高当地医疗服务水平,增强可及性,让贫困人口不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始终关注贫困群体,保障人人都能享有健康,是中国打造这张世界最大医疗保障网的出发点和重要使命。消除贫困人口因病致贫返贫现象,才能让保障网越织越密,稳稳地托起每个人的健康中国梦。

最新更新

热点关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美丽乡村关注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国生态农业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美丽乡村关注网 mlxcg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