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回归理性发展
时间:2020-01-06 来源: 作者:
2019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就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特色小镇建设正逐步回归理性,坚持产业建镇、特色兴镇,统筹推进规范纠偏和典型引路,涌现出一批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集聚、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特色小镇,淘汰整改了427个问题小镇。
6月上旬,工信部赛迪顾问发布了《2019中国产业特色小镇白皮书》。《白皮书》中指出,2019年是产业特色小镇由战略规划向落地实践推进的关键年,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将位于约瑟姆S型曲线快速阶段的后半段,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单从一线城市观察,城镇化率早已进入70%的饱和区间,应运而生的是一线城市周边的三四线城市,城市圈逐步崛起,因此,产业特色小镇成为该阶段的必然产物。特色小镇要以产业的运营为核心,发展中做到产、城、人、文并重。
6月22日,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城乡融合发展处处长刘春雨表示,今年下半年,第二轮全国特色小镇典型经验将会推广上线;同时,政府正在研究制定有利于引导特色小镇发展规范化的标准和地方标准,为创建更多的精品小镇提供制度土壤。他同时表示,国家发改委将继续发挥政府与金融机构的作用,对一些高质量的特色小镇给予财政、金融和土地等政策支持,有效缓解特色小镇在建设前期资金压力比较大、土地指标供给不到位的问题,整体上在规范纠偏的同时,激励先进。从市县层面看,要把企业作为特色小镇发展的主力军,可引入央企,也可使用国企,但更多是鼓励引入大型民企建设,这样企业就可扩大有效投资,更多彰显小镇特征特色。同时,地方政府要解决概念泛发问题,防止把不符合内涵标准的项目冠名为特色小镇。
从2016年的特色小镇申报热潮,到如今问题小镇的淘汰,这或将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特色小镇高质量建设的到来。回归理性发展、发挥特色小镇的活力与生命力,特色小镇再一次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 上一篇: 央视网评:没有文化的特色小镇 是没有灵魂的
- 下一篇: 张车伟:特色小镇建设既要立规矩 又要指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