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最大水稻中试基地启动育秧 今年将有79个品种在永丰村接受10多个科目“测试”
时间:2024-03-21 来源: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3月19日下午,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种粮大户王元威只用了2个小时,就把稻种和营养土装入1600个育秧盘里。这个工序,他和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马均讨论了近半个月。 马均在永丰村管理着总面积1500亩、全川最大的水稻中试基地,对每个希望在川推广的水稻新品种,进行为期两年的中试。多年以来,他俩紧密合作,中试基地的育秧业务一直由王元威“接单”。中试通过的优秀品种,也由王元威率先种植。 19日13时,永丰村12组的育秧工厂内,王元威拧开电闸,首次作业的自动化育秧机展现了速度。3秒后,沿着流水线转了一圈的育秧盘,装满湿度和肥料适中的营养土。随后,工人们将育秧盘按20个一组排列,开始撒种、覆盖表层土。 春分正是成都平原育秧的启幕时节。正在清理苗床的王元威合伙人曾利说,育秧涵盖种子防虫处理、苗床整理、营养土搭配、浇水保湿、暗化催芽等工序,每个环节都关系到育秧成色。今年,马均团队计划在永丰村中试水稻品种80个,数量为近年来新高。其中,新品种60个、上一年度中试表现优异品种19个、已推广且表现良好的参照系品种1个。马均说,今年,农业农村部启动粮油等主要农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对新品种的评价越来越严格。只有在中试期通过出芽率、抗病性、高产性、宜机性等10多个指标测试合格后,才有可能在全省大范围推广。79个育秧参试品种,是今年“赶考”的第一关。 按自动化育秧机的效率,1600个育秧盘作业1小时就能完成。速度为何变慢?王元威解释,采购自动化育秧机,是为了承接周边农户今年大春的育秧业务。但“首秀”就是高难度,从3月初到3月16日,马均和王元威经多次探讨后,才确定育秧规模。为扩大中试规模,马均决定今年79个参试品种每个用种量4斤,刚够20个育秧盘(可满足一亩插秧需求)的用量。“机械作业,1分钟就能完成1个品种的育秧。但这样很难分辨出不同的品种,中试也没了意义。”王元威说,他和学习农学专业的儿子王海聪反复调试机器,才确定了“机械+人工”混合模式育秧。 19日15时,工人们完成撒种、覆土和稻种标识制作等作业后,育秧盘被运往育秧工厂的催化房,开始为期5天的暗化催芽。“催芽完成后,将移栽到苗床里。再过1个多月,就可移栽了。”马均说。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莉 王成栋
相关链接>>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30/2024/3/20/9ef9e844cc6941e7bd053a3f76f6e42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更新
- 广安市邻水县被授予“中国油橄榄之乡”
- 【本部门规范性文件】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
- 广元农安作品荣获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健康科普作...
- 简阳市“严”“优”并举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 巴中市巴州区三举措不断夯实生猪基本盘
- 自贡市召开2025年全市“天府粮仓·百县千片”建设...
- 雅安市强化节前农产品质量监测 全力守护“菜篮子”...
- 四川兔创新团队—兔疫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岗位团...
- 乐山市犍为县抓培训 谋生产 为农业高质量发展蓄...
- 巴山肉牛“链”出乡村振兴好图景
- 成都市综合服务一团“三助力”简阳市乡村振兴发展
- 乐山市峨边县情系一老一小 共筑健康家园